随着发动机行业市场复苏,在技术储备、产品质量、品牌打造上蓄力已久的玉柴集团今年迎来开门红,1月份发动机板块销量4.5万台,同比增25%。 1月下旬,柳钢集团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扩大熔剂产能项目签约,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外购熔剂硫、磷含量偏高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,同时大大助益企业节能降耗减排…… 新年伊始,广西重点企业和行业再传喜讯。广西统计部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6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分别增长8.9%、15.9%,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2.7%,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投资占比不同程度下降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,新旧动能转换正在提速。 “二次创业”,传统产业“调”出新天地 走进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,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整装待发,这种全铝车身的汽车重量要比一般汽车轻1吨左右,铝材全部来源于南宁本地的南南铝公司。 在铝产业整体疲软的形势下,广西积极调结构推进铝精深加工发展。平果方洲铝业有限公司为奔驰、宝马生产铝轮毂;百色兴和铝业公司生产的铝箔,成为蒙牛、伊利的食品包装用箔;南南铝生产航天铝材……一批铝深加工企业正成为行业领先者。 资源型传统产业在广西经济中占比超过70%。面对大宗商品过剩、价格低迷等形势,广西出台方案推进铝、糖、机械、冶金等产业“二次创业”和转型升级。 记者近期在扶绥县渠黎镇的“甜蜜之光”甘蔗产业示范区看到,连片茂密的甘蔗林一眼望不到边。“亩产和糖分都有提升,今年是一个增产年。”扶绥县糖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卢永锋说。 去年广西新增100万亩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,大多数“双高”基地平均亩产超过7吨,糖分达到14%,综合效益也在继续提升。 从3万多元的五菱之光、五菱荣光、五菱宏光到七八万元的宝骏730、宝骏560……在上汽通用五菱,刷新销量排行榜的“神车”的档次在不断提升。 “上汽通用五菱正在摆脱面包车生产企业的形象,已成为主流乘用车生产企业,2016年乘用车销量占比达66.4%。”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韩德鸿说,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了价值链,销售收入也大幅提高。2016年广西柳州汽车产量突破240万辆,创历史新高,汽车产量在全国城市中保持前三。 创新驱动,“新经济”要素加快集聚 万亩农场只需一人就能实现实时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;轻松预约、出租电动车,只需一个APP就轻松搞定;定制服务型机器人功能强大……走近风景优美的南宁·中关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,处处涌动着创新的活力。 去年7月运营以来,已有18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入驻这个以先进经验结合后发优势的“双创基地”。“既能享受中关村级别的优质创业环境和平台资源,又可发挥广西辐射西南、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”,广西捷佳润公司董事会秘书杨卓锦说。这家提供智能水肥一体化农业解决方案的广西企业的业务,已拓展到老挝等东盟国家。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,广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着眼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、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加快孕育和发展。 农业大市贵港市采取超常规举措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行业,已引进华奥新能源汽车、新能源电动车、赛尔康等一批科技含量高、有核心技术、成长性强的项目,半年时间新能源电动车企业从零增至三四十家,预计2017年可实现电动车产量100万辆和零部件配套100万套的目标。 2016全年广西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708个,核能发电、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快速增长。石墨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广西超前布局,当地已建立起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创新中心。 广西已出台系列文件部署科技体制创新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等工作,并提出到2020年,自治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%以上。 改革优化环境,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面对复杂经济形势,广西还以落实各项改革为契机,积极减轻企业负担、优化营商环境。 去年初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就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精准发力,出台了具有广西特色的“降成本41条”,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、税赋负担、行政性收费、人工成本、融资财务成本、电力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等七个方面为实体经济企业减负。 改革带来的红利不断释放: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,停免征部分政府性基金等,实现地方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“零收费”;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89个基点,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约56.19亿元;推进电力直接交易,减轻企业用电成本10多亿元。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唐爱斌介绍,通过系列改革举措,广西去年为企业减负约300亿元。而从“先照后证”到“一址多照”,从“五证合一”到“证照整合”,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也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,激发了创新创业热潮。 从新近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,广西部分先行指标正释放向好信号: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;近两个月工业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;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;交通运输稳中有升。 今年广西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,大力振兴实体经济,重点推进新兴产业培育、传统产业改造、产品升级、智能工厂建设等“4个100”工业转型升级项目,适当扩大总需求,进一步增加有效投资,并加快融入“一带一路”,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。 |